东方热水医院
2.2.1康复村的基本情况介绍
1、村子的历史与现状
村子建于1957年,村子始建人数为3人,现有11为村民住在村子里,年龄最大的是79岁,最小的是22岁,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。有3位阿婆,7位阿公,一位后代(22岁,文化程度不高,会经常出去干点活挣点钱),1963年及20世纪70年代分别搬进一些人。
2、村子环境
村子较小,由四排平房围合成一个村子,其中有两排已经很破旧,墙壁发黑,另外两排是最近几年才修的。村民大都住在新修的两排房子里。一些村民自己种的甘蔗和蔬菜。其他大部分地包给了外人种香蕉,经常能闻到施的肥料发出的难闻的气味。据村子两百米处有一口水质不太好的温泉,冬天的下午村民会经常过去洗澡,温泉周围没有遮掩物,去的路上有一架不稳固的小木破桥。此外,村里还没有厕所。
3、村民基本情况
a、村中共有村民11人,其中康复村有男7人,女3人,无现症病人。
b、已婚康复者有3人,共2个家庭,有一位后代
c、劳动力状况:村里的老人的整体年龄都在60岁以上,所以无劳动能力。
d、语言:海南话、黎话
基本满足生活需求。
我们的行动
在海南已经有两个康复村已经开展了工作营,但是我们知道,还有很多康复村,与外界的接触还是很少的,为了让更多麻风病康复者接触外面的世界,让更多的人了解麻风病康复者这样一个群体。消除社会的歧视,09年10月份,来至海南大学、海南师范大学的4名志愿者对东方热水医院进行了考察。考虑到当地的生活条件以及周边村庄还存在较深的歧视。我们初步决定寒假在此开营。开营之前,志愿者们还进行了两次考察,为了确保开营之后,可以给村民带来实际的意义。
2010年1月23—2月2号
项目:建卫生间、洗浴间、家访 参与者:海南大学、海南师范大学、广东中山大学、广西师范大学
由于村里没有厕所,多年来村民们方便一直是到附近的山坡上,然后拿个铁锹把粪便埋了。尤其有些老人身体不好,晚上方便也挺危险的。所以村里需要建一个厕所解决老人方便的问题。村里水井的水不能饮用,只能用来洗澡、洗衣服。若用来煮饭、做菜、做米饭就会馊掉,炒好的菜也会变酸。村里又没有自来水,所以村民只能经常到零公里镇上去买水。距离村子不远处有一个温泉,村民冬天都会去那儿洗澡,在去的路上有一个非常简易的木桥,已经破烂不堪,非常摇晃,行走极其不便,此次也会利用厕所剩下的木料帮助村民修整一下那座桥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在海南大学的志愿者带领来之其他高校的17名大学生志愿者,住进了东方热水。由于本次的时间比较紧,工程量有很大,营员们几乎没天都是干到很天黑都还没有休息。甚至会在吃过晚饭后继续加班加点。
每次工作营的第一次开营都是困难重重的,因为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,尤其是如何和老人们搞好关系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营员们会抓着工程休息的间隙和老人聊天、家访。由于春节快到了,中国人过年就是要有大餐、鞭炮、对联。为此,营员们忙里偷闲,给每户老人家里写了对联做门牌,包饺子送到老人家里,还教村民跳华尔。
评论